走进酣客君丰制酒车间:探秘神奇的“大回酒”工艺
从一粒粮食到一滴美酒,酣客酱酒是如何酿造的?
时下,烤酒工人正在烤制酱酒七轮次中质量最高的“大回酒”之一——第五轮次酒。小酣走进酣客君丰制酒车间,与一线烤酒匠一同劳作,体验神奇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。
看似简单,实则是技术活
工字梁行车来回穿梭,一排排窖池正在发酵,一组工人挥着铲子上甑,另一组工人在撒曲、踢糟,浓郁的酒香伴随着蒸汽弥漫开来,富有经验的师傅们正在摘酒……这就是酣客君丰制酒车间的工作场景。
高粱抽检——润粮——蒸粮——摊晾拌曲——堆积发酵——入窖发酵——开窖取醅——上甑摘酒,在制酒车间里,工人们日复一日重复着这些操作。这些体力活看似容易,其实不简单。
图 工人们在制酒车间劳作
“三四五轮次酒又称为‘大回酒’,优酒率高。”制酒三车间班长袁安顺说,酣客酱酒坚持传统的工艺,其实是个技术活,最难的地方在于经验感觉与悟性。
比如,如何判断酒糟的好坏?“鼻闻,闻其香,带点酸甜味和淡淡的果香味的糟醅质量比较优;眼观,观其色,黄褐色的糟醅质量比较好。” 袁师傅给出判断标准。
图 堆糟发酵工艺
堆糟工艺又是一个较难的技术点。酣客君丰总工程师佘荣书说:“堆糟要松,紧了,糟醅粘性大,粘连,烤不透。摊糟要薄,厚了,糟醅层次不分明,出酒不均衡。入甑糟子要分布均匀。”
另外,如何量质摘酒?袁师傅说:“掐头去尾,酒头低沸点物质含量高,酯类、酮类物质较多,酒尾酸度高,乳酸乙酯含量也高,应及时截取。”
“接酒温度在35-45度之间。”“尾酒有三个功能:泼回窖池,调节酒醅水份,促进发酵生香,抑制有害菌生长;泼到酒甑,促进循环;堆积发酵时撒尾酒,增香。”“酸多了不产酒。”“曲多了,酒苦。”制酒车间里,“红高粱奖优秀酿酒师”获得者、酣客君丰制酒工艺员冯辽将酿酒工法一一告诉小酣。
可见,酿酒要处理好粮食、酒糟、曲药、糖、水、温度之间的关系,一个环节出差池,便出不得好酒。
不得马虎,用心把控酿造细节
酿酒是一个孕育的过程,是酿酒原料在曲药微生物、环境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糖化和发酵的固态生物发酵过程。所以,酿酒真正的主角是微生物。烤酒匠的工作只是给微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。微生物就像一个个小精灵,非常活跃,同时对环境又非常挑剔。
在高温制曲定向富集嗜热芽孢杆菌之外,酣客酱酒还采用高温蒸馏和高温堆积发酵工艺,这两项工艺都在制酒车间进行。
图 制酒车间现场
据佘荣书介绍,酱香型白酒之所以采用“高温蒸馏、高温堆积、高温发酵”工艺,是因为高温蒸煮不仅有利于激活淀粉酶,还有利于排除低沸点挥发性物质,而高温堆积则有利于再次富集嗜热微生物,充分发酵粮食,促进乙醇生成。
同时,高温堆积发酵过程中,糖化发酵将部分淀粉酶解成可发酵性糖,将蛋白质酶解成氨基酸从而能生香,香味物质再进一步转化,褐变反应与生化反应并行,生香互相迭代,产生更丰富的香,这便是酱酒之香的前置物质。
“温度低了,就产不出酱香。”袁师傅进一步补充道,酿酒的流程需要靠有经验的师傅用心把握。
为了呵护微生物“小精灵”,蒸粮结束后,制酒工人还要及时向糟醅泼入95度以上的量水,以补充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。随后,还要将其在晾堂上摊晾冷却,糟醅摊开后,要及时铲线划埂,让其冷却至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温度。
酣客君丰的酿酒工艺是极端工艺,概括为“12987545”:经历一年周期中的两次投料、九蒸九煮、八次加曲、七次取酒、五年窖藏和四轮勾调,五斤粮食出一斤酒,以严苛标准死磕品质,最终才得到独树一帜的酣客酱酒。
这一工艺覆盖30道工序、165个细节、1001个品控触点,十分复杂。在制酒车间劳作,温度非常高,不一会儿,小酣身上便湿透了,而一箢篼糟醅,足足有30斤重。小酣问工人,会不会觉得辛苦?
“做什么工作都辛苦。”家住川贵交界处四川省古蔺县的袁师傅说,“我是土生土长的川贵人,干这份工作感觉挺自然。当你将荣誉感融入团队,慢慢地适应之后,就不会觉得辛苦。”袁师傅的家离茅台镇很近,从茅台镇开车到他家需要20分钟,他说已习惯这段路程。
坚守传统,工匠精神永不丢
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
如何才能烤出好酒?袁师傅说,选择高质量、无污染的原料是确保酒质的第一步,酣客酱酒酿造用水取自茅台镇大沙坝水库一流水,水质上乘;其次,下沙、糙沙、发酵、取酒等多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,只有各个环节都到位,才能酿出优质酒。
为酿造合格的酱酒,酣客君丰制酒工人要冬顶严寒、夏冒酷暑,长期在湿热的环境中,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。
比如,看似简单的见汽压醅,要做到“轻、松、薄、匀、平、准”,压汽要瞄准,甑内糟子要平均旋转。如此,才能保证来汽均匀、走汽通透。“见汽压汽,汽露压醅,像蜻蜓点水一般。”佘荣书说。
图 见汽压醅工艺
“看,又冒出白烟了,快盖住它!”袁师傅指着酒醅上冒出的一绺水蒸气说。小酣于是拿起箢篼,撒在气上,却见糟醅坨成一团,操作了几次,始终没压好。旁边一位老师傅说:“摆箢篼像神龙摆尾,看着很好看,没几年功夫,学不会。”
图 接酒工艺
又如摘酒温度的把控上,酣客酱酒以20度为基准,超过20度,温度每增加3度,酒的浓度就增加1度。“我们根据温度的变化来换算酒精浓度,比如,当前的温度情况下,只有当摘酒浓度达到57度,才能出53.5浓度的酒。”冯辽边摘酒边说,“这些操作全凭经验感知。”
随着科技的进步,茅台镇有些酒厂开始采用机械化、智能化设备替代人工操作,但是,茅台、酣客君丰等酒企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手工酿酒工艺。
袁师傅认为,传统工艺不能丢。“还是用传统方法酿的酒比较好喝,口感更醇厚,香味更丰富。如果用机械化、智能化,就失去了意义。”袁师傅说。
“酿酒不是流水线,而是粮食的变化和升华,高粱不会说话,7920小时,你要陪着它、守着它,测温度、闻酸度,变中守正、正中求精,跟它交流,带它羽化。”佘荣书总结道。
酣客君丰有许多优秀的烤酒工人,他们只要闻一闻、尝一尝酒糟,便知是否为好酒。这便是工匠精神之体现。
这种工匠精神,在酣客君丰代代相承。诸如佘小兵、佘荣书、邓昌伟等一大批大师工匠正用毕生精力,把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发扬光大。在酒厂,鼓励师徒之间、工人之间相互切磋技艺,延续工匠精神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,让酣客酱酒发展成为“遵义十大名酒”“仁怀十大名酒”。